2007年1月22日星期一

富人不同於有錢人

  1月21日,周日。今年前投資市場泡沫處處,一個唔小心便踩中陷阱,而且股市上升空間唔大,局限於8-10%,可以話值博率唔高,現階段股市只宜減持,不 宜追揸;但喺出貨訊號未出現前,又唔使太擔心,只宜耐心等候。估計今年年中美國核心通脹率可回落至2%或以下,令利率由五厘二五降至四厘七五;美國企業今 年純利升幅估計只有6.5%,不過美股指數O只有十六點二倍,相信亦唔會大跌,最大可能性係依家嘅震盪整固形態繼續維持……。我老曹既睇唔到後市有大升嘅 機會,相信亦無大跌嘅可能,個別行業及個別股份則上上落落。

中資銀行保險股停一停抖一抖

  今年後市點睇?過去曾睇好嘅資源股同能源股,去年下半年開始進入整固期。又例如中國保險市場去年上升14.4%,至五千六百四十一億元人民幣;保險公 司資產升29%,至一萬九千七百億元人民幣。其中地產及意外保險升22.6%,至一千五百零九億元人民幣;人壽保險升10.7%,至三千五百九十三億元人 民幣;健康及意外保險升19%,至五百三十九億元。去年保險公司投資回報平均5.8%,無法支持近期保險股股價咁巨大嘅升幅,因此去年下半年睇好嘅銀行股 同保險股因升幅太急,亦須「停一停、抖一抖」。今年內地仍可睇好嘅行業有零售、食品飲料、交通運輸、醫藥、裝備製造、汽車生產等。今年係「大換馬」期,而 非睇淡嘅日子。

  去年國家發改委對煤炭行業進行「關細放大、有進有退」;雖然係咁,煤炭投資增長率去年首八個月仍達28.9%。電力方面,三年新增裝機約二億千瓦、裝 機容量累計增長50%以上,去年電力投資增長率13.5%,今年相信供求平衡,明年可能面對產能過剩;即電力股亦進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期。

  鋼鐵工業曾面對產能過剩。去年鋼材出口四千三百萬噸、鋼坯出口九百零四萬噸,中國鋼鐵業減輕咗壓力,去年下半年起鋼材價格又漲起嚟。

去年買美元沽日圓賺息又賺價

  過去五年,來自中國、印度等國家原材料需求,令乾貨輪需求好大。去年起乾貨輪公司透過股票市場大量集資投資船隊,令乾貨輪供應量日漸上升,形成供需兩 旺。鐵礦及煤係兩大需求來源,佔乾貨輪需求27%及26%;穀物佔18%。上述產品唔同原油,唔會造成污染,而所有乾貨輪都係「單船殼」(運油輪已逐步改 為雙船殼),生產比較容易;2005年下半年起乾貨輪船租已上上落落,十分波動。由於相信中國同印度需求仍按年上升,因此每次乾貨輪股價回落,都係吸納時 機。

  英特爾股價上周跌5.9%,見二十點八二美元,顯示電腦晶片需求不足。IBM跌3.2%,見九十六點一七美元,亦顯示問題所在。去年全球LCD電視售 價一跌再跌,反映電子消費品所面對嘅問題。去年買美元沽日圓,輕易便可賺取5%利息差;加上日圓滙價回落,去年買美元沽日圓,真係賺咗息差兼賺埋滙價;反 之,在電子消費品市場欲賺5%純利,卻難如登天。

  中國信息產業部經濟運行司副司長王秉科响 1月21日公布,去年中國生產手機四億五千部,佔全球產量45%,其中78%出口。以廣東省為例,去年手機出口九百九十萬六千部,較2005年升 83.1%;價值六十五億九千萬美元,升67.2%。由於企業缺乏核心技術及關鍵設備,只係賺取利潤十分微嘅加工裝配費。由於技術水平主要依賴外圍,因此 所獲利潤好有限。

  今年紡織投資已進入產能過剩,去年首十一個月投資增長達21.1%,令今年競爭過度激烈。

  換言之,今年股市唔同行業各有進退,整個股票市場則進入整固期。2003年4月開始上升嘅恒生指數快完成四年上升期(美股早已進入第五年上升期),進 入咗難玩嘅一年;日經平均指數自從1989年12月見頂後,過去十八年從未出現連升五年。恒指1997年8月見頂後(雖然今天恒指已創新高,但本港中價樓 相較1997年第三季,只有60%市值),而且2000年美國納指見頂,能否打破日經平均數嘅宿命,即反彈市捱唔到五年?

  Booms and busts往往手牽手。英國房地產由1995年上升,已升足十二年,升幅超過200%,調整會否只有5-10%?上述亦係美國房地產面對嘅問題。去年報道 指英國樓價仍上升,但我老曹手上嘅二手樓卻要減價5%才售出。去年英國房地產一如香港,即豪宅價格繼續上升,但中價樓已開始回落;今天喺英國買樓收租O已 接近二十二倍(即租金回報率僅四厘半)。

今天合理回報最難尋

  今天最難搵係合理回報。不但物業租金回報率低,股票息率亦低;存錢入銀行收息,利率一樣低。東方人(尤其中國人)相信循環周期(cycles)。上一 個利率上升周期由1960年年底開始,當年九十天國庫券孳息率二厘二五,至1981年1月見二十厘○六止,由此開始利率一直回落至2003年6月零點九六 厘。換言之,利率上升周期約二十一年,利率回落周期約二十二年。2004年6月起,我地再次進入利率上升周期,利率亦唔係直線上升,而係升升跌跌,但大方 向係向上。由1981年1月開始利率回落期,引發1982年10月美股上升。過去二十多年資產升值(Asset Inflation)期,有幾多企業純利上升係來自利率由二十厘○六回落到零點九六厘所造成?例如物業,响1980年買樓收租回報率二十二厘,今天買樓收 租只有三厘半;1980年市值一百萬元嘅物業,今天可值五百萬元。上一次利率由1960年年底二厘二五上升至1981年1月二十厘○六,背後理由係通脹率 上升;2004年6月開始嘅利率向上期,理由卻係美國人負債率太高(大約係GDP三倍),如資金減少流入,美國利率便上升。

  過去美股earning yield(每股純利除道指;例如依家道指O係十六倍,earning yield係六厘二四)係低於三十年期債券孳息率嘅,但2002年10月呢次美股上升,earning yield卻長期高於三十年期債券孳息率(响上周五,三十年期利率係四厘八六三)。股票純利如有增長,理論上earning yield應低於三十年期債券孳息率,點解呢次又唔係?除非:一、過去四年美股企業純利上升只係一次中期反彈,美國企業純利遲早又進入回落期?二、三十年 期債券孳息率仍會上升?

  黃金歲月會否喺今年結束?資金泛濫期去年5月已結束,例如去年日圓利率四分一厘、美元利率五厘二五,借入日圓存美元,已可賺到五厘息差,剩低係點樣評 估日圓滙價,如日圓滙率上升5%,可令你嘅5%利息差化為烏有。去年至今日圓跌至四年內新低,見121.24日圓,你便賺息兼賺價。對沖基金活動令日本成 為全球最大資金供應國。今年日圓121.24兌1美元,仍會跌多幾多?借日圓者因此對後市有戒心。港推人民幣NDF吸引炒家

  最近無知嘅投資者又大批大批入市。呢次唔係1997年香港,更加唔係2000年美國TMT股,而係內地A股。1月3日起,英國嘅新華(中國)ETF開 始回落,代表外資喺度拋售中國企業;反之,內地A股卻繼續創新高,最後誰對誰錯?記得1973年香港股市,滙豐倫敦登記(响英國上市)股價長期較香港登記 低;當年英資經紀行喺英國吸納滙豐股份後响香港出售(由於需要兩星期時間將滙豐由倫敦登記改為香港登記,因此必須先喺香港借貨拋空),便可賺5%左右差 價。港人當年興高采烈地接貨,以為可以挾英資經紀倉,直到3月9日恒生指數由1774點回落。由今年1月3日起,倫敦嘅中國股份ETF開始回落,而內地A 股繼續上升,情況好似1973年首季。

  香港計劃推出人民幣滙率期貨。以不交收遠期外滙(NDF)方式買賣,令出口商同入口商可透過NDF做對沖,減少受人民幣滙率波動嘅影響。NDF同人民 幣存款唔同,前者以孖展形式存在,後者係100%外幣轉為人民幣,如每年只能賺取3-5%升值並冇吸引力。反之,NDF如一年有3-5%升幅,利潤已好 大。由於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人民幣滙價偏低15-40%,一旦香港推出人民幣NDF,應該吸引唔少炒家入市,迫使人民幣加快升值步伐。

  中國央行宣布去年K同L嘅增長率為16.94%及17.48%。去年人民幣存款增加四萬九千三百億元;新增貸款三萬一千八百億元,上升15.55%; 存款餘數三十四萬八千億元,上升14.94%,可見流動資金過剩情況仍在惡化。如過剩貨幣全部流向商品市場,可令中國通脹率上升10%以上。透過加息、上 調存款金儲備率,可令貸款增長率低於存款增長率,令CPI升幅受限制,但仍然無法阻止內地樓價及股價上升。

  中國二線城市樓價正在重複一線城市樓價「昨天的故事」。例如大連市每月上漲幅度達9%,其他如青島、廈門、瀋陽情況亦接近。去年一線城市樓價雖然仍在 漲價,但漲幅溫和,而且成交量下降;二線城市不但漲幅大,而且成交量亦大,例如西安、武漢、長春呢類二線城市,外資地產巨頭已聞風而動。

  中國房價合理咩?以首爾為例,一套九十平方米住宅售一億五千萬至二億五千萬南韓圜(相等於一百萬至一百六十五萬元人民幣),同上海、北京差唔多。南韓 政府規定一戶只能擁有一個住宅,如超過一個,政府所抽稅率極高。美國住宅一般達到二百二十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一千一百美元,亦同中國一級城市樓價接近; 但美國以實用面積計,中國用建築面積。東京一般人住一百平方米建築面積,普通住宅每平方米二萬二千五百元人民幣(上述物業係全裝修,即包括衞生間、廚房、 中央空調、地板等,有D更連帶洗衣機、冰箱及垃圾烘乾處理器,即可以即買即住)。上海賣一萬六千元人民幣一平方米嘅住宅係「毛坯」(即未裝修),裝修費要 十幾萬元人民幣。英國人口八千萬,平均每平方米賣二千英鎊,倫敦賣三千至六千英鎊,係少數較上海及北京貴嘅城市,由此可見上海、北京樓價已達「國際」水 平,只較少數地方如倫敦、香港、蘇黎世等便宜。澳洲供樓能力去年第四季跌5.5%,至97.9,係二十年內首次低於100;去年第四季樓價上升4%,加上 利率升至六年內新高,令每月供樓金額達二千三百三十二澳元,已非一般澳洲人可以負擔嘅水平。
內地股樓減壓有賴美元升值

  外滙市場十倍於股票市場,流動能力較股票又大好多(比房地產更大好多倍),此乃聯滙制度嘅最大缺點(亦係人民幣同美元掛鈎嘅缺點)。不讓貨幣滙價自由 升降嘅代價係,每當美元滙價上升時,會因資金流失而令股市、樓價下沉;當美元滙價回落,資金流入亦令股市及樓價上升。關係一如「湖與海」;如兩者相連,潮 汐漲退必令湖水同時上升或下降(上述係香港1983年至今面對嘅問題)。中國有外滙管制,即中國呢個湖係有水閘嘅,短期可阻止海水自由地流入流出,但透過 外貿,海水仍然可湧入令湖水上漲,唯一阻止海水湧入嘅方法係讓滙率浮動,利用「水漲船高」,由滙價去承受美元滙價波動,減少股市及樓價所承受嘅壓力。以家 吓嘅情況,減少中國股市及樓價嘅壓力,唯有依賴美元升值。

  1980年電腦科技進步、通訊發達,形成天涯若毗鄰;加上中國改革開放政策,令經濟進入環球化。最先受害者係OECD國家勞工,然後漸漸影響中產階 級;反之,最高收入嘅10%人口成為環球化下嘅受惠者。過去二十年,來自發展中國家以億為單位嘅廉價勞動力,令OECD國家勞工階級嘅收入扣除通脹率後, 接近停滯不前或升幅極小,然後中產階級亦係咁;反之,10%最高管理層人口或大老闆透過環球化,過去二十五年收入增長率四十倍於勞工階級及中產階級,令原 先係菱形嘅社會經濟結構(最富有及最貧窮佔極少數、中產佔大多數)漸漸變成金字塔形(最富有仍係極少數、中產漸成少數,貧窮階級成為大多數)。今天嘅貧富 懸殊唔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而係大部分人只能過溫飽生活,而財富集中响10%人口手中。

  歐洲及日本政府企圖透過稅制去糾正貧富懸殊(例如日本遺產稅稅率高達70%,近年才降至50%),結果反而令GDP陷入長期低增長。1990年起至 今,日本同德國經濟都係似好非好、似壞非壞,反而唔及美國同英國(透過減稅刺激有錢人投資,提供就業,令GDP保持較高速增長)。創造財富與分配財富,係 人類有社會組織以來一直爭論不休嘅問題。共產主義者認為不患寡而患不均,只係當財富平均分配時,經濟卻死火;資本主義者主張將個餅做大,便人人可分得更 多,結果個餅整大咗,資本家佔去更多,勞動階級同中產階級仍然只分得嗰DD。

財富鴻溝不斷擴闊

  全球貧富懸殊情況過去二十五年在惡化中,呢點毋須經濟學家話我地聽,但點樣糾正它卻無善法。如任由其發展落去,根據自然定律「物極必反」,到時將出現政府倒台甚至改朝換代;响民主國家則係經濟大衰退。

  根據美國經濟政策研究院資料,美國1%最富有家庭所擁有嘅財富,係一般中產家庭嘅一百九十倍(1998年係一百六十八倍、1983年係一百三十一 倍)。呢溫巴仙人口,喺2004年擁有全美37%股票(10%人口擁有全美79%股票)。富有者與中產階級嘅財富鴻溝(wealth gap)過去二十年不斷擴大而非收窄。資料顯示,喺環球化下出現winners take most式經濟,社會上財富愈來愈集中而非均分。環球化令有創意嘅資本家進一步賺取財富,例如享受較低稅率、資本喺其他國家獲更佳回報,進而令資產管理者 (或CEO)獲更高回報。今天服務業唔係指提供快餐或剪髮服務嘅行業,而係向財富提供資產管理服務者,結果令富者愈富。

  改革開放快三十年了,中國境內「有錢人」愈來愈多,但有幾多個係「富人」?富人與有錢人分別係有錢人只曉賺錢、唔曉點用錢;富人卻係富有而仁慈,既擁 有金錢,亦懂得用錢。唔少中國有錢人因出身貧窮,雖然學識搵錢,卻唔懂點樣用錢;佢地花錢目的只係花畀別人睇(所謂炫耀性消費),例如叫滿一桌枱食物而浪 費掉、或將名貴紅酒糟蹋掉,目的在誇富,而非享受;其他例子如六十幾歲人去揸跑車或買一間睇得唔住得嘅豪宅。外國人(尤其英國人及法國人)懂得用錢嘅有錢 人較多,佢地有錢兼有品味、有修養,呢D可從其行為、舉止上睇出佢地係「富人」,即係所謂「old rich」。富人既會賺錢亦會用錢,唔係強調奢華,而係着重高雅,同時熱心公益而受到社會人士尊敬。有錢人只會奢華(luxury)、富人卻明白乜嘢係高 雅(elegant)。由有錢人演變成為富人需要一段過程。今天中國有錢人多、富人卻少。例如在上海經常可見有人揸寶馬,但喺馬路上唔守交通規則;响高級 餐廳裏大講大笑、着名牌衣服但行為惡劣,以為一朝有錢便不可一世。呢D人仍然停留响「有錢人」嘅水平。假以時日,相信中國人將一如外國人,漸漸由有錢人變 成富人,不但行為舉止優雅,而且懷着一顆慈善的心,戒掉奢華、變得高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