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7日星期三

日圓風暴醞釀中

  2月6月,周二。恒生指數升199.58,收20655.20;成交五百零三億四千六百多萬元。2月期指升213點,收 20704點。長實(001)升 1.4%,見一百零六元三角,報道指長實今年計劃銷售三千五百至四千套住宅。滙豐證券將建行(939)評級由「減持」改為「增持」,令建行股價升 1.1%,報四元六角三仙。

英國石油末季純利急跌

  永嘉集團(3322)升2.4%,見五元二角,係去年9月6日以來最大升幅,Adidas表示會增持至25%。吉利汽車(175)升6%,見八角九 仙,係去年10月5日以來最大升幅,公司宣布1月份汽車銷量按年增長7%,至二萬零九輛。蒙牛乳業(2319)跌2%,見二十一元九角五仙,報道指一名投 資者打算出售六千五百萬股,套現十四億元;蒙牛董事局宣布唔清楚今日成交額急升十五倍嘅原因。

  由於IBM有意配售聯想(992)股份,聯想股價回落7%,見三元二角後又突然停牌。紫金礦業(2899)決定全面收購英國上市嘅 Monterrico,每股三點五英鎊,較該股停牌前有18%溢價。Monterrico主要資產係在秘魯北部嘅Rio Blanco銅鉬礦,儲存礦石十二億五千七百萬噸、銅金屬存量七百一十六萬噸,伴生嘅鉬金屬二十八萬噸。估計年處理礦石能力二千五百萬噸、產精銅二十萬 噸,紫金計劃最少持有50%、最多佔70%;依家公司估值七千八百五十萬英鎊(約十二億元人民幣)。

  中信銀行已決定A+H同步上市,由花旗、滙豐、雷曼兄弟、中金公司及中信證券包銷。

  中國可能進一步下調鋼鐵產品出口退稅,影響近日鋼鐵股表現,出口退稅由先前嘅11%降至5%,線材及板材嘅退稅率更可能降至絲路!  美亞證券睇好未來三年藥物股,各位點睇?如美國藥物股上升,香港藥物股又點?

  歐洲第二大石油公司英國石油公布去年第四季純利係兩年內最大跌幅,去年第四季淨收益下跌22%,至二十八億八千萬美元(過去三個星期股價已大幅回落)。未來內地石油股又點睇?

佘當奴若連任?建築股現生機

  今年香港特區選特首,如無意外,應該係佘當奴連任(佢計劃明年減薪俸稅嘅消息,令地產股價近日上升)。佘當奴連任後,將增加基建項目,可令1997年 7 月回歸後一直下沉咗十年嘅建築股現出一線生機。過去十年特區政府不但停建居屋,連公屋亦少建;加上批地減少(2003年9月起索性改為勾地),以及多項工 程喺拖拖拉拉下未能上馬,令本港建築項目大減;反之,廣東省卻塵土飛揚,各項基建不但日夜趕工,唔少已進入使用期。希望佘當奴連任後,一如選舉中所承諾, 令各項基建上馬,例如西九龍文化藝術中心、啟德郵輪碼頭、港珠澳跨海大橋等;國際機場2010年告滿負荷,亦應考慮動工興建第三條跑道,仲有南區地鐵亦應 策劃興建。香港基建項目已放軟咗手腳十年,如唔再「強政勵治」,香港國際城市地位仲可以保得幾耐?

  過去十年中國少談政治、多談經濟,十年GDP翻兩番;香港卻多談政治、少談經濟,2007年人均收入才重返1997年(真實情況係20%港人收入較1997年上升近倍,50%中產階級收入同1997年仍有距離、30%下層人口因人多爭飯碗,生活水平從未好過)。

  上海股票市場恢復交易係1990年嘅事,至今已十七年,亦經歷幾次牛、熊市。今天股民數字已達八千零五十萬,上海及深圳股市加起來總市值超過一萬億美 元,响亞太區僅次於日本同香港。內地股市上一個牛市由1994年開始、2000年結束,O最高見六十三倍;最近一個牛市由2005年年中開始,至今O最高 見四十倍,家吓三十四倍亦係偏高,但同中國過去牛市比較未算過分,今後何去何從?言人人殊。謝國忠認為,香港、上海及深圳股市可能已出現泡沫,原因係中國 銀行系統低存貸比製造咗流動性資金過剩,過剩資金流入股市,已令股市翻一番,未來中國股市可能經過一番痛苦調整,有如2001年所發生咁樣。中國股市存在 Boom & Bust周期,係由於中國經濟同貨幣體系嘅剛性,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好長時間,政府習慣以行政干預措施去控制資產泡沫,相信呢次牛市亦同以往一樣,由政府干 預結束。

  泡沫產生,令去年A股指數翻咗一番。開放式共同基金規模較一年前大咗三倍幾,愈來愈多投資者追捧基金,形成基金手上嘅OPM大幅增加,資金被迫流入市 而進一步推高行情,實現咗投資者嘅預期,結果令更多資金流入股票基金經理手中。利率偏低令銀行存款離去,加上房地產市場面對政府打壓,亦係股市上升嘅催化 劑。依家國內股市市值約八萬億元人民幣,雖然大多數法人股已可流通,但大部分仲係喺政府手中,市場嘅真正流通股份總值約二萬五千億元,相對中國銀行系統內 三十二萬億元儲備,可見嚴重供求不平衡。

  香港股市總值已過十三萬億港元,需要大規模嘅流動性資金流入,才能推動其繼續上升。去年唔少國家股市都冇上升、例如日本、南韓、泰國,只有中國、印度 等國家股市表現出色。唔少香港本土資金亦加入中國A股呢場盛宴,特區政府採取「勾地」政策,令大量地產開發商蚊年冇出路,而將蚊年投入股市,搞到連地產商 A 炒股。香港大多數生意面對內地競爭及本港租金上升,已失去競爭力,企業資金亦因此投入股票市場,形成香港股市追隨內地A股上升,情況同1996年97年上 半年一樣,當時亦因大量資金湧入紅籌股,造成日後嘅大跌。

高盛否定A股泡沫論

  高盛發表經濟分析報告,認為內地A股牛市係由實際利率偏低、人民幣被低估造成,否定流動資金過剩論,並認為政府唔應該 採取直接緊縮措施去壓制證券市場,而應該增加證券發行規模,去滿足市場投資需要。高盛估計,今年中國GDP上升9.8%,明年升10%;通脹壓力今年首季 達頂峰,下半年逐步減輕;並維持今年加息兩次嘅預測,但係否定泡沫論。

  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話,投資者要慎防三種誤區:一、把基金當作儲蓄。以為基金係高收益儲蓄,把養老防病嘅錢買基金。二、把理財當作發財。把去年火熱 行情當作常態看待,堅信購買基金包賺不賠,而忽視各種風險。三、把投機當作投資。只關注收益,而忽略咗資本市場可升可跌嘅特性。

  為阻止貸款炒股,唔少內地銀行要求貸款者响貸款用途聲明書上簽字,並寫上身份證件號碼,聲明「本人確保不將貸款用於股市和期貨……」等。法律法規禁止 銀行貸款進入股市及期貨領域,並早已喺兩星期前已開始執行;上述條文一早列入《商業銀行法》內,只係過去未嚴格執行。由於新華社播發銀監會權威人士透露, 春節後將全面檢查住房按揭貸款,睇吓商業銀行有沒有違規貸款,令各銀行兩星期前開始向新貸款戶執行上述聲明。大部分銀行2月1日起要求所有貸款客戶填寫呢 項聲明;但客戶諗住你奈我唔何,唔遵守又點?卻冇寫明。尤其係「一次審批、多次使用的自助貸款」,在客戶提取款項後,銀行根本上唔知客戶將貸款點樣用。

  例如李四原本有儲蓄,可以一次性付款購買市值一百六十萬元嘅住所,但佢睇好股市,將儲蓄用作炒股;住宅則向銀行申請按揭,只畀首期,然後分期付款。呢 類人士數唔少,又點樣規範?至於企業界,挪用貸款入市資金不但量大,而且操作手法更隱蔽。因此,所謂調查貸款用途,只係用嚟嚇人嘅伎倆。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話,中國面對三大問題:

  一、過度儲蓄而引起資金過剩問題。

  二、過度投資引起產能過剩,已超過國內消費嘅上升速度,被迫大量廉價出口,造成貿易順差、外滙儲備積累,引發貿易磨擦。唔少出口不但賺唔到錢,反而浪費資源及破壞環境。

  三、制度不完善,造成收入過度向少數人集中,引起收入分配不公問題。高收入者所佔份額愈來愈高,低收入者生活卻未見改善。

  中國改革進程係先易後難。未來改革進程不但愈來愈困難,加上收益漸漸集中喺小部分人手中,令支持改革嘅動力弱化。

  去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七萬六千四百一十億元,較2005年上升13.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進出口總額增長23.8%,令最終消費率由 1992年佔GDP總量62.4%,下降至2005年嘅51.9%,去年更加低於50%。消費對GDP增長嘅貢獻亦逐年下降,由1992年嘅72.5%, 下降至2005年嘅55%。

內地消費偏低或加劇

  消費偏低現象今年恐怕會進一步加劇,估計只有八萬五千八百五十一億七千萬元,上升12.5%。造成呢個現象,係工資增長率唔及GDP增長率,令工資由 1989年佔GDP 16%,下降至2003年12%;最近兩年才有較大幅提升。要中國經濟進入消費拉動取代出口帶動,的確好難,因為老百姓收入增長率確實有限,未跟隨GDP 增長而大幅上升;反之,醫療、住宅、養老等社會保障逐步減少,亦係儲蓄存款大幅上升嘅另一理由。例如去年廣州同深圳平均房價分別為六千五百四十五元及九千 三百八十四元一平方米,上升22.4%及25.3%;二手房則為三千四百五十三元及四千八百一十五元一平方米。

  股市繼續whipsaw,許多政策改變,未能响股市內形成相反方向,中央銀行使出各項措施,結果只令股市方向唔明確,不斷造成whipsaw,大大增 加投資風險及影響中央銀行嘅信用,股市則陷入長方型走勢。美國債券市場去年12月至今息率已上升零點四厘,目前較聯邦基金利率五厘二五只低四分一厘至半 厘,日後有好大機會將長短利率拉直,到時CPI上升壓力又再出現。目前內地股市嘅長方型走勢唔可能長期維持,遲早出現向上突破而狂升,或下支持失守而大 跌,即 Goldilock時段結束,至於係邊一日便木宰羊。

  美國商業部數字,美國人儲蓄率跌至1973年至今新低,上一次係1933年。因四分一人失業,美國人連應付日常生活開支亦有困難,何來儲蓄?去年情況 卻係,美國人唔願儲蓄,認為冇儲蓄需要,有蚊年不如買樓、買股票或消費。去年美國負債又再增加一萬億美元,資金來自海外(例如中國內地、新加坡、台灣、香 港、OPEC等)。呢種建基於借錢消費嘅經濟繁榮期,到底可維持幾耐?尤其係美國人口漸步入退休期。

  日本企業2006╱07年度(3月結)及2007╱08年度純利展望仍然良好,應可支持日經平均指數繼續上升,今年2月2日見17633.61,已略 高於去年4月7日嘅17563.37。雖然係咁,今年日本GDP增長率能否達到世界銀行估計嘅2.4%及明年嘅2.5%?另一擔心係日本由小泉上台開始嘅 改革,能否繼續落去?去年4月至今日經平均指數升幅不但跑輸中國同印度,擔心今年2月或以後情況亦一樣;去年4月至今,日經平均指數便响17000點水平 漫無目的咁散步,而中國及印度股市卻如狼似虎地上升。

日圓實質滙價見20年新低

  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已四個月(所謂蜜月期),支持度由去年9月底嘅70%下降到依家不足40%,相信係上任後支持度跌得最快嘅首相也!理由係衞生 部部長形容女性為「生育機器」,而得罪半數選民(女性),喺外交上又批美國嘅中東政策,令美國不快;加上响經濟上似乎冇乜新主張,唔似小泉上台時面對經濟 危機,反而容易推出改革方案;近期勸阻日本銀行加息等,亦令佢嘅支持度下降,令日圓實質滙價跌至二十年內新低!歐盟已開始投訴日圓滙價偏低有損歐盟利益 (1998年投資市場因買回日圓而令日圓喺三個交易天內升值18%,令亞洲金融風暴進一步惡化,引致香港特區政府動用千億港元入市支持港股)。如日本銀行 加息,唔排除另一次日圓風暴出現……。燃料價格回落,令日本又面對去年4月以來另一次通縮壓力;有30%機會今年第二季日本核心通脹重返負增長。油價回落 幅度大於10%,將令取暖費及交通成本响未來六個月下降0.1%,上周日本CPI只上升1.47%,係2005年9月以來最低。日本家庭消費又再回落,工 資出現十六個月內最大跌幅,相信2月20日及21日日圓加息機會只有43%。日本銀行仍採用加四分一厘息去刺激經濟,以免通縮重臨令經濟繁榮期結束,但捱 得幾耐!

  根據英國下議院圖書資料室研究所得,2005年喺倫敦生活嘅成本較1945年上升三十倍!今年2月英國流通貨幣(紙幣及硬幣)只佔貨幣供應3.1%,通脹壓力其實來自銀行及房地產。換言之,通脹嘅根源來自樓價上升,銀行透過抵押,將上升咗嘅樓價變成貨幣,引發通脹。

  1971年8月美元結束同黃金掛鈎,直至去年過去三十五年,美元失去80%購買力。

有錢人的確與眾不同

  成日聽人講有錢人與眾不同,事實的確如此。最大分別係投資態度,佢地不視投資為一場遊戲,而係認真對待。佢地唔係追求10%至30%利潤,而係 100%至300%甚至更高,良好嘅投資策略令佢地與眾不同,而非飲食習慣或睡眠習慣。經濟循環(Business Cycle)由擴張到收縮,然後再擴張再收縮,周而復始,形成趨勢(trend)後又改變;結果順勢者昌,逆勢者亡。

  喺趨勢改變過程中,既帶來財富,亦破壞財富。上述包括地區性改變(例如製造業由美國轉移到日本、西德;然後亞洲四小龍、新興工業國,最近二十年就係金 磚四國BRIC);亦有行業性改變,例如六十年代香港紡織業、塑膠花、假髮業;到七十年代旅遊業、酒店業、房地產及建築業;八十年代製造業內移,香港經濟 出現轉型期;以及九十年代金融業及地產業繁榮;2000年後金融業一枝獨秀。仲有影響企業嘅盛衰,例如1973年嘅怡和、和記、會德豐三行時代,今天怡和 已遷到新加坡上市、和黃(013)控制權易手,會德豐亦被吞併〔今天上市的會德豐(020)已非往日嘅會德豐〕。我地再經歷地產業黃金時期、紅籌股天下、 TMT股狂潮及近日資源股及內地國企股(五保三行)上升周期。

  作為投資者,宜喺經濟擴張期加入,經濟收縮期退出;响地區性轉變時,追隨趨勢,以及利用唔同行業盛衰調整投資策略。因此要了解經濟周期(一般擴張期可 維持三到五年),唔好留戀過去。1997年8月前如果冇沽出紅籌股,死守至今仍然虧損;2000年TMT泡沫爆破仍唔減持,至今除咗中移動(941)接近 2000年3月高位外,其餘TMT股同2000年3月高位仲有好大距離!去年相信係資源股見頂年,如果冇及時減持,日後會好?至於「五保三行」今年1月係 咪短期見頂?機會存在。喺經濟擴張期首三年(2003年4月至06年5月),投資不妨進取;去年5月踏入擴張期第四年,投資策略宜保守。今年第二季經濟已 進入擴張期第五年,應開始增持現金……。各位應利用經濟循環周期去制訂投資策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