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0日星期六

A股基民搶購QDII基金

  10月19日,周五。是日重陽兼1987年股災二十周年。油價一度見90美元一桶,因70%投資者相信10月31日美元利率將減四分一厘,至四厘半;加上 土耳其國會已清除出兵入侵伊拉克北部法律障礙,即係話土耳其軍隊一年內可隨時進入伊拉克北部產油區;一旦上述事件出現,將阻止伊拉克石油出口。產油國10 月底開會,可能取消之前打算11月1日起每天減產五十萬桶石油決定,仲有G7會議對美元價後市亦有影響。金價亦升至1980年1月以來最高,一度見 771.1美元,向1980年1月最高價850美元邁進。日經平均指數今天表現甚差,跌1.71%,收16814點;由2007年2月26日起日經平均指 數已進入一浪低於一浪走勢【圖】。 中國夢未完

  周五滬深A股微跌,後市展望仍唔清晰,因愈來愈多A股投資者認為炒A股不如認購QDII基金。

  1950、60年代係美國夢(America Dream)。戰後美國經濟由1949年至1966年進入高速發展期。接係香港夢,香港經濟由1967年至1997年長達三十年高速成長期。今天係中國夢 (China Dream),因中國經濟進入黃金時代,企業股價每年以一倍速度上升。2001年起至今中國對石油需求,將全球油價由10美元一桶推高至90美元,令全球 油公司賺大錢;商品價格由銅到鋅、由水泥到煤、由玉米到小麥、由鋁到鈾都在狂升。中國企業雖然存在好多弱點,例如員工唔誠實、管理層貪污、「煙酒煙酒」習 慣、國企官僚作風等等,都係應該注意不利因素。但經濟高速發展大潮流下,上述污點阻不了股價上升趨勢。當然你可以撓埋雙手睇住D國企、紅籌股升完可以再 升,當佢地冇到,又或者好似我老曹咁,動用投資資金30%去沖個中國泡泡浴。

  油價、資源價經過2001年到2007年上升,後市展望升幅有限,相信係近日畢非德減持中石油(857)理由。未來思維係點樣在高能源價、高資源價環 境下制訂2008年投資策略?相信高能源價、高資源價呢種客觀環境仍會存在一大段日子,廉價資源時代早已過去,而且內地廉價工資時代亦漸漸過去。換言之, 過去中國經濟所擁有優勢漸漸失去,情況有如1970年代日本未來必須依賴高科技去維持GDP高增長!

美銀行股宜避開

  美國銀行公布第三季純利減少32%,花旗股價跌至四年低位,房地產按揭公司MGIC再跌1%(過去十二個月內股價下跌36%;公司宣布第三季每股虧損 2.3美元,事前雷曼兄弟估計第三季每股仍賺65美仙);收市後Washington Mutual股價又跌3.5%。9月份新屋合約再跌10.2%,令人相信10月31日聯儲局將再減息四分一厘。1990年代美國金融機構曾叫日本金融機構 進行一刀切(將房地產呆壞賬一次過清理),依家美國金融機構面對同樣問題,卻唔肯一次過清理,忘記長痛不如短痛道理。但美國唔可能推行零利率政策,因為美 國外債太多,唔似日本擁有大量外儲備。睇落後市美元價都幾麻煩。次按問題仍在影響美國金融業及地產業,此兩大行業股份仍須避開。上述因素亦令美元價保持弱 勢,但有利港股及本港房地產。

  美國戰後嬰兒進入退休期,人數高達七千八百萬或每天有八千人退休,形成美股及房地產長期受壓(退休人士唔再供款,而係由退休金中取款使用;或賣出市區 住宅,改為到小鎮買樓)。美國唔再係經濟高增長國,唔似1980年代開始時美國戰後嬰兒進入三十到四十歲高收入期,令美國經濟出現二十多年繁榮期(股市 2000年見頂、房地產2006年)。美股自2000年起進入退潮(雖然近期道指創新高),美國房地產自去年8月起亦加入退潮,未來時間十分長;甚至美元 亦自2002年起出現弱勢。1990年係Sell Japan、1997年係Sell HK、2000年係Sell America期,1990年至今仍是Buy China時期。

  我老曹亦係戰後嬰兒,亦面對退休問題。較其他人幸運係,我老曹一早已發現財富獲得唔係來自辛勤工作,而係來自聰明投資策略。Work hard, work smart我老曹已講三十年。在1970年代曾被人指責教壞後生仔,但各位思想一下,中國人勤勤力力工作,財富反而唔及美國人,點解?勤力工作只可用作累 積原始資本。1967年至1970年我老曹同時打三份工(到證券行做事、到洋行同人打英文信、替人家子女補習英文),但收入唔多。1970年起改為專注理 財,今天來自理財收益十倍於薪金收入。

  A、H股互換謠言,令周四港股上升、滬深A股回落。經澄清後,周五A股回升、周一港股點樣反應?仍木宰羊。因為內地唔少有「恐高症」基民一方面瘋狂搶購QDII基金,另一方面亦贖回A股基金,令QDII基金一再出現超額認購。

機制設計有助訊息暢通

  中國9月份CPI上升6.2%(8月份升6.5%),主因係豬肉價回落11%。政府話仍會加息,因為至今內地存款仍是負利率(利率唔及CPI升幅)。估計內地通脹高潮將漸成過去。

  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畀三位機制設計理論者。何謂機制設計?簡單D講,就係制度安排可影響訊息傳遞。良好制度令傳遞訊息失真較低,經濟運行亦因 此成本低;反之,唔好制度令訊息傳遞唔暢順,經濟運行成本急升。由於人有偏好,令訊息好難完全透明及暢通。以企業為例,出現問題訊息需要幾耐才能傳到決策 層而作出相應措施?如訊息唔暢通(例如下層唔敢向上司提出企業內部存在缺點,便會令運行成本上升而不自知,最終因效率低而令公司純利下降或不及其他企業競 爭而被淘汰出局),影響並非即時可見,但長年累月影響十分大。企業浮沉受純利影響,決策層或遲或早知道企業內部有問題。但作為政府,評審標準係點? 1960年代大躍進,中國經濟明明搞到一塌糊塗,但領導層收到訊息卻是「大豐收」,最後全國出現過千萬人餓死,領導層才收到正確訊息,就係因為當年中國政 府機制設計唔好。再以香港為例,過去機制良好,社會透明度高,訊息傳遞好快,使決策層可作出相應措施,在事情未惡化前處理。但1997年回歸後特區政府, 因面對貧富兩極化,作為政府必須維持一個公平社會,追求公平同時便會犧牲大量效率。財富再分配過程中,亦產生唔同利益階層博弈關係(例如應先解決天水圍家 庭問題,還是多照顧全港老人?),結果產生社會取捨問題(例如保護皇后碼頭定係解決交通問題?誰更優先呢?)。又例如哪一個標準收入才可享受住公屋?制訂 最低工資線後有冇足夠機制配合?會否令窮人更難搵工?設計有效機制並唔容易,尤其係中國經濟在迅速轉變,更應吸收呢方面知識(香港政府亦一樣,以免出現近 十年內進退失據情況)。

  例如德國以往有良好福利制度,在經濟發展期,福利制度照顧窮人唔多,社會和諧;但1990年起來自東德窮人大幅增加,令福利制度不勝負荷,到2005 年16%德國人生活在貧窮線之下。當一千四百萬德國人或人口16%生活在貧窮線之下(德國貧窮線係月入1280美元而獨自生活,即月入不足10000港元 者被視為貧窮,可獲每月500美元補貼),此制度將政府推向破產邊沿。上述制度同時令德國漸失去高技術工人,產生大量低技術青年(因收入不足1280美元 一個月者可獲政府每月500美元補貼,懶人自然唔再努力學習新技術!),結果一個良好的福利制度卻拖垮了德國近十七年!

福利制度拖垮德國經濟

  2005年德國政府被迫修改法例:任何人失業一年以上不獲上述福利保障。上述福利制度原先目的係令所有德國人都可舒適地生活,唔使被迫從事自己唔喜歡 工作,結果卻是拖垮整個德國經濟。地獄之路往往由良好意願鋪出來,例子數不勝數(例如1997年7月特區政府八萬五房屋政策)!

  資本主義制度在發展初期係百花齊放,在呢個階段人人愛上資本主義制度;但發展到中期係汰弱留強,大企業由於資本雄厚,自然獲較優秀員工,銀行貸款甚 多,甚至可上市集資,結果市場佔有率自然不斷上升,侵吞中小企生存空間,例如超市淘汰士多、連鎖飲食集團淘汰茶餐廳……。大企業繼續欣欣向榮,即資本主義 制度到中期,而中小企業生存空間不斷減小,例如1990年後日本、1997年後香港。最後資本主義制度進入寡頭壟斷,即一個行業由少數大企業所佔據,別人 無法入侵此行業。發展至此,便進入醜陋資本主義制度時代,如1920年代美國。美國政府通過立法去阻止寡頭壟斷出現(例如石油公司曾被拆開為七間公司、電 話公司被拆為三間,美國銀行不能跨州經營等),以及開放市場引入外資企業去競爭。

  以報業為例,1973年《信報》可以用40萬元起家,1987年《經濟日報》需要4000萬元資本開始。今天要經營一份報紙,要幾多資本開始?以施永 青《am730》為例,以1億元資本開始,聽講最近才收支平衡,但冇幾多人有1億元資本去創業?辦報已非資本密集型行業,更何況其他行業例如房地產,早已 出現寡頭壟斷。能夠小本經營而獲利不菲者,只有靠天才(talent),例如歌星、明星、運動員等,其餘得個做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