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7日星期三

A股進入尋頂期

  6月26日,周二。恒生指數跌18.78,收 21803.57;成交七百四十二億零五百多萬元。6月期指收21829點,升3點;7月期指收 21903點,升1點。平安保險(2318)跌4%,收五十四元八角,係1月10日以來最大跌幅;嘉里建設(683)升3.4%,收四十八元四角,高盛將 目標價提高37%,至五十八元二角,因公司在中國收購土地。中國遠洋(1919)跌2.3%,收十一元一角四仙,過去五個交易天上升19%後出現獲利回 吐;中信泰富(267)升2.4%,因花旗集團將目標價由三十六元七角提升至四十五元;中國財險(2328)跌8.3%,收六元二角二仙,亦因花旗集團建 議賣出。聯想集團(992)挫6.3%,收四元六角二仙,德意志銀行建議賣出,因中國以外市場面對激烈競爭;TCL多媒體(1070)跌9.6%,收六角 六仙,係5月16日以來最大跌幅,因公司認股證(認股價四角)開始上牌。羅嘉瑞宣布減持一百七十八萬一千股鷹君(041)。花旗集團推介合生創展 (754),估計2007年每股(包括發行新股)獲利一元四角三仙,O十五點五倍,2008年每股獲利二元九角五仙,O降至七點五倍,建議趁低吸納。

中移動中海油首批回歸

  《中國日報》引述中國證監會一位官員嘅消息報道,海外上市中國企業8月獲准回歸國內市場,7月底、8月初宣布相關規定草案。其H股必須上市至少一年、市值超過二百億港元及連續三年獲利每年不少於二十億元。首批合格中國企業應是中移動(941)及中海油(883)。

  近日內地每天新開戶人數三十萬,滬深指數O四十三倍,較本港H股平均O高出一倍,內地分析員仍睇好後市。

  日圓第二天上升【圖】,2004年6月2日至今日圓兌美元跌13%、兌歐羅跌21%,主因係利差交易。面對6月結,資金正由海外調回日本引發日圓轉強。分析界估計,美國十年期債券利率再升半厘至零點七五厘,見六厘。上述兩大因素皆對股市後市不利。

  香港在港英政府管治時代,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由於政府對經濟干預程度細,許多人以為只要政府不干預,經濟便可欣欣向榮,忘記積極不干預亦係政策一 種,事實上,經濟從來擺脫不了政治。因為政治產生政策,政策支配經濟。假設中國沒有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便沒有今天的繁榮!雖然經濟盛衰包括內在因素與 外在因素,長遠而言,外生變數對經濟影響十分短暫,經濟盛衰主要由內在因素決定。1997年7月香港樓市面對外在因素係亞洲金融風暴、內在因素係「八萬 五」房屋政策。誰的影響深遠?輿論對經濟影響又如何?只能產生短期影響,對長期趨勢係沒有效果的。即係我老曹睇好或睇淡後市最多可影響一天或兩天股市表 現,超過兩天就一D效果都冇。今年上半年《人民日報》曾刊登了三篇社論,內地A股對第一篇社論嘅反應係回落兩天,對第二篇嘅反應係回落一天,到第三篇已毫 無反應,目前A股指數較《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前還要高。除非有政策配合,不然無論你係成思危、謝國忠、李兆基或是李嘉誠的說話,對股市影響最多只有兩天, 長期係沒有效果。真正對經濟有長遠影響的是政府的政策而唔係高官言論。例如1997年7月的「八萬五」房屋政策;又例如2003年9月的「孫九招」。

  根據Hulbert Financial Digest研究所得,股市在大部分分析員睇淡之時表現較出色、在大部分分析員睇好之時表現較差。例如2001年2月美國睇好情緒指數達79.7%(本港 亦因利率下降,市場瀰漫一片樂觀氣氛)。二十一世紀最多人睇淡係2002年10月,睇好情緒指數降至33%(本港係2003年4月)。大部分所謂投資專 家,在大部分時間內都係睇錯市!不過,又唔係經常準確,例如去年11月及12月股市便在一片睇好聲中上升,個人忠告:專家意見可供參考,但不可盡信。請記 住影響經濟的是政策而非專家意見。以日本九十年代經濟泡沫化為例,背後根源係廣場協定。羅浮協定後,G6聯手逼日圓升值,但日本大藏省力拒日圓升值而大量 增加貨幣供應,令日本經濟捲入流動性資金陷阱的漩渦裏而不能自拔,一度令東京市房地產市值總和超過整個美國,日本銀行才驚覺問題嚴重性,急急抽緊銀根刺破 這個泡沫,因而引發十三年通縮期。自2002年起,美國雖然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但中國仍是外滙管制國家,資金流入並不容易,流走更困難。中國人民銀行面 對升值壓力主要來自外貿盈餘資金不似日本是國際熱錢。人行近年亦沒有為抗拒人民幣升值而濫發貨幣,反而一而再收緊銀根及加息;中國近年房價及股市上升,但 同八十年代日本比較,內地樓價並非漲至三代人供唔起;內地A股O最高亦只有五十倍而非八十倍;2007年的中國唔係1989年的日本。股市平均O一旦高出 二十二倍,便有泡沫成分,內地A股當然亦唔例外。現在內地A股估值已過高,即抵受國際衝擊能力較弱;反之,恒生指數O目前只有十五、十六倍,甚至內地A股 暴跌,對恒生指數影響仍然唔大,因為在此O水平,承受國際衝擊能力十分好。內地A股現水平O有賴一、供求失衡;二、企業純利保持高增長去支持,缺一不可。 近日內地大量新股上市最終必改變供求失衡因素、令內地A股回落。至於企業純利高速上升期、2007年下半年中國GDP增長率會否唔及上半年?2008年中 國GDP增長率又如何?換言之,內地A股已進入尋頂期,股價早已透支了公司業績,只要一點點風吹草動,內地A股將十分麻煩,因為股價早已脫離公司業績,全 賴供不應求支持,有如1997年7月前本港樓價(因每年限制賣地五十公頃令土地供應出現長期短缺,一旦供應恢復正常,樓價立即大跌)。流動性資產過剩只是 周期性,一旦面對全球性抽緊,可以一天之內完全改變(例如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特別是處於一個經濟繁榮期尾段,鬥傻遊戲中如搵唔到另一傻瓜 接手,自己就係傻瓜。成功將資金變倍的投機者只佔10%,打和機會係30%,其餘60%都係輸家,即每一個贏家背後有六個輸家。

中國經濟出現「低發燒」

  八十年代睇廣東,九十年代睇浦東,今時今日睇乜東東?亂炒A股肯定危害財富。2007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出現「發低燒」症狀,GDP增長率保持兩位數 字, CPI 5月份上升3.4%;通脹率唔高,問題可以很多(在醫學上發低燒情況可能較發高燒更麻煩)。潛在風險就是經濟失衡,特別係內外結構上更出現嚴重失衡!首都 經貿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連成認為,中國經濟將出現「拐點」,但何時到來卻存在分歧。有人認為很快,因為經濟最好的時候通常亦是回頭的時候(盛極而衰);前 車之鑒係東南亞各國的金融危機,1997年7月前毫無先兆,然後話嚟就嚟。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曙光認為,雖然中國現在經濟發展增長很快,而且持 續這麼多年,可能進入收縮期估計最多只有兩、三年,所謂收縮期,GDP增長率亦唔會低於8%。理由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經濟影響的機制這幾年不斷健全, 而且宏觀調控水平也在提高,令未來收縮期會比較短。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田國強極不贊同上述看法,認為中國經濟繼續保持一個較高增速,兩、三年內都唔 會出現「拐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洪也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新動力來源係勞動力資源整體素質較快上升,未來GDP增長來自勞動力 素質的提高,而且中國經濟增長已具備「內生動力」,對外貿依賴在下降中。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瑞龍認為,不斷用過去經驗去判斷經濟是否過熱是錯的, 例如中國特有的「城鄉二元結構」等因素,應該有新的評價方式。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卓元認為,目前中國經濟處於兩難局面:一、既要經濟高增長 又想減少能耗,尤其係中國現階段重化工業步伐不放緩,如何節能降耗?二、過去粗放式經濟增長模式令資源價格大幅提高及付出環境成本。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 研究員劉嚴輝認為,中國整個金融體系配置上較差,造成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可能會產生不可預期嚴重後果。

美國金融股持續受壓

  國際結算銀行(BIS)認為,多年寬鬆金融政策令全球經濟出現信貸泡沫,目前已十分接近衰退邊緣,其中一個令人擔心引發衰退地區便是中國。有人質疑國 際結算銀行,認為九十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爆破、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亦冇引發全球經濟衰退,中國為何有咁嘅影響力?國際結算銀行解釋是美國 2001年至 2006年外貿不平衡,令超過四萬億美元由美國流向中國;再加上日圓利差交易令目前情況較1990年或1997年更嚴峻。美股上周五回落,本周一先高後 低,係咪巨大泡沫爆破開始?冇人知道,通常要泡沫爆破後才能確認。美亞證券周一再跌3.2%,高盛跌2.5%,雷曼兄弟跌2.1%,花旗跌1.4%,睇嚟 金融股繼續受壓,甚至百仕達(或黑石集團)亦跌7.47%,收三十二元四角四仙,較IPO價三十一美元十分接近,睇嚟申請新股熱潮開始冷卻。

  City e-Solution(557)、合和實業(054)、大慶石化(362)、達成集團(126)、信德集團(242)停牌。

  ■江山控股(295)7月5日;富雅國際(907)、鷹馳實業(147)7月6日;金榜集團(172)、星光集團(403)7月9日;愛高集團(328)7月10日;友力投資(674)7月11日宣布業績。

沒有留言: